赣绣的传承与发展

文·余正连
    赣绣又名豫章绣技,民间俗称“绣花”,南昌方言又叫“錾花”,在乡间还有的叫“做活计”。它是指在绢布等织物材料上的一种再创作,按绣者的思路与设计要求,再凭借绣娘们飞针引线上下穿刺运动,构成一幅优美图案或文字的一种技艺,它是江西民间最优秀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充分展示出江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和乡间刺绣的特有魅力。
   
赣绣(豫章绣技)最大特点就是简约大气,与其它刺绣相比,有丰非常浓郁的地域特色。由于家乡民风率直、淳朴、热烈,刺绣也体现精粗旷单纯大气,色彩明丽,构图生动,大红大紫,黑蓝相间,朴素夸张,对比强烈,大拙大雅,自然成趣。而最早期刺绣大多施用土布棉布棉线。有的是彩用剪刀剪样施图,然后上浆打布底(打布壳),再上圆鹏绣之,绣针也就数种,多彩用长针短针本绣为主,直绣乱针绣为辅,随着时代的发展,家乡一带蚕桑丝绸业特别发达,并受其他绣种影响,也大多彩用绢帛丝线来绣,时至今日赣绣用针也发展到数十钟之多,色线品种也越来越多,材质也和其它绣种无大多区别。
   
赣绣最早源于何时,谁人创始发明,一时还难于说清,但据江西省博物馆研究员黄明延考证,存在于三仟多年历史的苗绣和江西民间刺绣是一脉相承,据说苗绣就是由江西民间刺绣传入脱胎发展而来,因而江西民间刺绣的历史应更为久远,但人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沿袭几代家传,根植于南昌地区原生态的民间地域刺绣,豫章绣技则是有证可考有据可查确实无疑的,它的历史可追朔到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了,从第一代传承人裘皇姑(熊月英)传承到女儿,再传到儿媳,又到女儿再到儿媳……世代更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发展至今到笔者这代已历经第八代了,二○一二年赣绣已被列为南昌市级非特质文化遗产,从而更确立了赣绣的文化所在,使在这一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的光彩与辉煌。
   
笔者家族中女人都有从小就錾花(刺绣)的习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刺绣可以说遍布各个村落和家庭,历代都有刺绣高手出现。母女相承,婆媳相袭,直到解放后都是如此。母亲张冬香、婆婆张保英、姨婆张火英,都曾是乡间刺绣活的能人,尤其是婆婆对自己影响最大,她精湛的绣技非常了得,一生中绣制了许多漂亮精美极具鲜明地域个性的绣品。其绣制的婴儿肚兜、童衣、童帽、童鞋、衣裙以及挎包、披风、盖头、荷包、烟袋……乃至绣花鞋垫都无不受到乡人的厚爱与赞誉,在乡邻方圆数十公里都颇有声望,小有名气。在八十年代老家新祺周火车站旁边也有专门创办了江西桑海刺绣厂,一些绣品被漂洋过海出口到海内外。
   
由于从小就耳濡目染备受家庭氛围熏陶,笔者自幼就喜爱上刺绣这一行,九岁起就随母亲祖母学习刺绣,步入中年后,在企业经济效益不好,工厂倒闭下岗后,人生处于最低谷倍感困惑,但对刺绣的追求却更是执著,倾注全力达到痴迷的程度,整天思考的都是刺绣,有时为了绣好一片树叶经纬走向,都会反复去实地或找来实物细心观察,认真揣摩与分析,把握理解其特征,使绣品达到形神兼备。在那简陋的出租房里,笔者每天刺绣时间约在十多小时以上,辛勤耕耘刻苦研究绣技,其间不时节衣缩食省下钱来多次辗转各地,遍访名师高手和民间刺绣老艺人,虚心向他们学习兼收并蓄,博彩众长广结绣友,互切绣技,求变更新,不断地探索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拓展视野,绣出自己称心喜爱的艺术佳作。在历经数十年的磨练和对刺绣艺术追求,不断挖掘和传承本土民间刺绣的基础上,结合借鉴其它刺绣工艺针法,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以针代笔,以线润色的当代赣绣绣法。即运用丝线粗灵活搭配和色彩变化以求过到中国画讲究的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之效。追求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感觉,充分体现出赣绣简约大气的特点。
   
对于不同题材的绣品,如山水、花鸟、人物等,笔者均根据其特点采用不同的针法、绣法来绣之。在绣制《普贤菩萨图》时,笔者则是采用中国画中的白描手法,在人物脸部绣制过程中,用线用针十分拷究,采用中间色线绣出人物轮廓,这样可以舍去淡色线的娇作揉弱,避去深色线的强烈反差,使得菩萨开相丰腴华贵,面容端庄祥和,举止文雅恬静,体现出菩萨的慈悲为怀,激起人们的无限崇拜和仰慕。在衣着的处理上,笔者根据服饰的色泽纹路不同特点,巧用不同针法,长短针为主,花针与滚针相结合,散针与套针相互补,结合粗线与细线灵活搭配使用,不留线痕,不露针迹,透过绣线的色差深浅变化,明暗过度组合来表现服饰衣料的质感,衣裙飘带则采用劈细丝线来绣,使之稀疏透明飘逸流畅宛为祥云的效果。加之菩萨背光则采用湖蓝色丝线施底,使绣品更显华美严整和谐庄重。烘托出佛的尊严与神圣,彰显菩萨超风脱俗超丝的精神感召力,该绣品在2011年江西省首届791艺术大赛上获优秀奖。
   
笔者在绣制《水仙图》的过程中,在表现手法上,不是呆板简单的图像模仿,而是通过观形察志,落针有神,形象地将原作疏密虚实开合有序的神韵化静为动。使整个画面简洁生动层次分明,既充满活力又温柔宁静,迸发出活泼的生气,流露出自然的和谐美浑然开成。该作在2011年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作品选拔大赛中,获专家好主流,荣获金奖,随后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第一次有史以来唯一以赣绣名义永久收藏。
   
去年九月笔者代表江西省到四川绵阳参加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举办的《全国非遗保护大会》,豫章绣技传承人被专家誉为“活着的国宝”应予重点保护。今年将是笔者的丰收之年,开了好头,元月份作品《幽兰》参加了由江西工艺美术馆举办的“迎新春江西省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展”上荣获金奖;三月份,应邀参加东湖区文化代表团赴台湾嘉义市进行文化交流,并进行了刺绣现场表演;四月份由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指定作为南昌唯一代表单位豫章赣绣坊参加在福建莆田举行的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大赛,作品《云到江南》获省内参评的刺绣项目获唯一金奖,《红叶喜鹊图》获铜奖;另外《祖国颂》获第八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金奖,《八大花鸟》获铜奖;五月份在中国深圳举办的第九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耗时近二年绣制的六米长卷《富春山居图》荣获金奖,《祖国颂》获铜奖。

 

2013年8月27日 00:00
浏览量:0
收藏